卷一·神仙一 卷一百·释证二 卷一百一十·报应九( 卷一百一十一·报应十 卷一百一十七·报应十 卷一百一十三·报应十 卷一百一十九·报应十 卷一百一十二·报应十 卷一百一十五·报应十 卷一百一十八·报应十 卷一百一十六·报应十 卷一百一十四·报应十 卷一百七十·知人二 卷一百七十一·精察一 卷一百七十七·器量二 卷一百七十三·俊辩一 卷一百七十九·贡举二 卷一百七十二·精察二 卷一百七十五·幼敏 卷一百七十八·贡举一 卷一百七十六·器量一 卷一百七十四·俊辩二 卷一百三十·报应二十 卷一百三十一·报应三 卷一百三十七·征应三 卷一百三十三· 报应 卷一百三十九·征应五 卷一百三十二·报应三 卷一百三十五·征应一 卷一百三十八·征应四 卷一百三十六·征应二 卷一百三十四·报应三 卷一百九十·将帅二( 卷一百九十一·骁勇一 卷一百九十七·博物 卷一百九十三·豪侠一 卷一百九十九·文章二 卷一百九十二·骁勇二 卷一百九十五·豪侠三 卷一百九十八·文章一 卷一百九十六·豪侠四 卷一百九十四·豪侠二 卷一百二十·报应十九 卷一百二十一·报应二 卷一百二十七·报应二 卷一百二十三·报应二 卷一百二十九·报应二 卷一百二十二·报应二 卷一百二十五·报应二 卷一百二十八·报应二 卷一百二十六·报应二 卷一百二十四·报应二 卷一百五十·定数五 卷一百五十一·定数六 卷一百五十七·定数十 卷一百五十三·定数八 卷一百五十九·定数十 卷一百五十二·定数七 卷一百五十五·定数十 卷一百五十八·定数十 卷一百五十六·定数十 卷一百五十四·定数九 卷一百八十·贡举三 卷一百八十一·贡举四 卷一百八十七·职官 卷一百八十三·贡举六 卷一百八十九·将帅一 卷一百八十二·贡举五 卷一百八十五·铨选一 卷一百八十八·权倖 卷一百八十六·铨选二 卷一百八十四·贡举七 卷一百六十·定数十五 卷一百六十一·感应一 卷一百六十七·气义二 卷一百六十三·谶应 卷一百六十九·知人一 卷一百六十二·感应二 卷一百六十五·廉俭( 卷一百六十八·气义三 卷一百六十六·气义一 卷一百六十四·名贤( 卷一百四十·征应六( 卷一百四十一·征应七 卷一百四十七·定数二 卷一百四十三·征应九 卷一百四十九·定数四 卷一百四十二·征应八 卷一百四十五·征应十 卷一百四十八·定数三 卷一百四十六·定数一 卷一百四十四·征应十 卷一百零一·释证三 卷一百零七·报应六( 卷一百零三·报应二( 卷一百零九·报应八( 卷一百零二·报应一( 卷一百零五·报应四( 卷一百零八·报应七( 卷一百零六·报应五( 卷一百零四·报应三( 卷七·神仙七 卷七十·女仙十五 卷七十一·道术一 卷七十七·方士二 卷七十三·道术三 卷七十九·方士四 卷七十二·道术二 卷七十五·道术五 卷七十八·方士三 卷七十六·方士一 卷七十四·道术四 卷三·神仙三 卷三十·神仙三十 卷三十一·神仙三十一 卷三十七·神仙三十七 卷三十三·神仙三十三 卷三十九·神仙三十九 卷三十二·神仙三十二 卷三十五·神仙三十五 卷三十八·神仙三十八 卷三十六·神仙三十六 卷三十四·神仙三十四 卷三百·神十 卷三百一十·神二十 卷三百一十一·神二十 卷三百一十七·鬼二 卷三百一十三·神二十 卷三百一十九·鬼四 卷三百一十二·神二十 卷三百一十五·神二十 卷三百一十八·鬼三 卷三百一十六·鬼一 卷三百一十四·神二十 卷三百七十·精怪三 卷三百七十一·精怪四 卷三百七十七·再生三 卷三百七十三·精怪六 卷三百七十九·再生五 卷三百七十二·精怪五 卷三百七十五·再生一 卷三百七十八·再生四 卷三百七十六·再生二 卷三百七十四·灵异 卷三百三十·鬼十五 卷三百三十一·鬼十六 卷三百三十七·鬼二十 卷三百三十三·鬼十八 卷三百三十九·鬼二十 卷三百三十二·鬼十七 卷三百三十五·鬼二十 卷三百三十八·鬼二十 卷三百三十六·鬼二十 卷三百三十四·鬼十九 卷三百九十·冢墓二 卷三百九十一·铭记一 卷三百九十七·山(溪 卷三百九十三·雷一 卷三百九十九·水(井 卷三百九十二·铭记二 卷三百九十五·雷三 卷三百九十八·石(坡 卷三百九十六·雨(风 卷三百九十四·雷二 卷三百二十·鬼五 卷三百二十一·鬼六 卷三百二十七·鬼十二 卷三百二十三·鬼八 卷三百二十九·鬼十四 卷三百二十二·鬼七 卷三百二十五·鬼十 卷三百二十八·鬼十三 卷三百二十六·鬼十一 卷三百二十四·鬼九 卷三百五十·鬼三十五 卷三百五十一·鬼三十 卷三百五十七·夜叉二 卷三百五十三·鬼三十 卷三百五十九·妖怪一 卷三百五十二·鬼三十 卷三百五十五·鬼四十 卷三百五十八·神魂一 卷三百五十六·夜叉一 卷三百五十四·鬼三十 卷三百八十·再生六 卷三百八十一·再生七 卷三百八十七·悟前生 卷三百八十三·再生九 卷三百八十九·冢墓一 卷三百八十二·再生八 卷三百八十五·再生十 卷三百八十八·悟前生 卷三百八十六·再生十 卷三百八十四·再生十 卷三百六十·妖怪二 卷三百六十一·妖怪三 卷三百六十七·妖怪九 卷三百六十三·妖怪五 卷三百六十九·精怪二 卷三百六十二·妖怪四

其他同样精彩,等你来爱

卷三十一·神仙三十一

上一章 下一章

  李遐周 许老翁 李珏 章全素

   李遐周  

   李遐周者,颇有道术。唐开元中,尝召入禁中。后求出住玄都观。唐宰相李林甫尝往谒之。遐周谓曰:“公存则家泰,殁则家亡。”林甫拜泣,求其救解。笑而不答,曰:“戏之耳。”天宝末,禄山豪横跋扈,远近忧之;而上意未寤。一旦遐周隐去,不知所之。但于其所居壁上,题诗数章,言禄山僭窃及幸蜀之事。时人莫晓,后方验之。其末篇曰:“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燕市人皆去”,禄山悉幽蓟之众而起也。“函关马不归”者,哥舒翰潼关之败,疋马不还也。“若逢山下鬼”者,马嵬蜀中驿名也。“环上系罗衣”者,贵妃小字玉环,马嵬时,高力士以罗巾缢之也。其所先见,皆此类矣。(出《明皇杂录》)

   许老翁  

   许老翁者,不知何许人也。隐于峨嵋山,不知年代。唐天宝中,益州士曹柳某妻李氏,容色绝代。时节度使章仇兼琼,新得吐番安戎城,差柳送物至城所,三岁不复命。李在官舍,重门未启,忽有裴兵曹诣门,云是李之中表丈人。李云:“无裴家亲。”门不令启,裴因言李小名,兼说其中外氏族。李方令开门致拜,因欲餐。裴人质甚雅,因问柳郎去几时。答云:“已三载矣!”裴云:“三载义绝”,古人所言,今欲如何?且丈人与子,业因合为伉俪,愿无拒此。而竟为裴丈所迷,似不由人可否也。裴兵曹者,亦既娶矣。而章仇公闻李姿美,欲窥觇之。乃令夫人特设筵会,屈府县之妻,罔不毕集。唯李以夫婿在远辞焉。章仇妻以须必见。乃云:“但来,无苦推辞。”李惧责遂行。着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盖益都之盛服也。裴顾衣而叹曰:“世间之服,华丽止此耳。”回谓小仆:“可归开箱,取第三衣来。”李云:“不与第一而与第三,何也。”裴曰:“第三已非人世所有矣。”须臾衣至,异香满室。裴再眎,笑谓小仆曰:“衣服当须尔耶?若章仇何知,但恐许老翁知耳。”乃登车诣节度家,既入,夫人并座客,悉皆降阶致礼。李既服天衣,貌更殊异。观者爱之。坐定,夫人令白章仇曰:“士曹之妻,容饰绝代。”章仇径来入院,戒众勿起。见李服色,叹息数四,乃借帔观之,则知非人间物。试之水火,亦不焚污。因留诘之。李具陈本末。使人至裴居处,则不见矣。兼琼乃易其衣而进,并奏许老翁之事。敕令以计须求许老。章仇意疑仙者往来,必在药肆。因令药师候其出处,居四日得之。初有小童诣肆市药。药师意是其徒,乃以恶药与之。小童往而复来,且嘱云:“大人怒药不佳,欲见捶挞。”因问:“大人为谁?”童子云:“许老翁也。”药师甚喜,引童白府。章仇令劲健百人,卒吏五十人,随童诣山,且申敕令。山峰巉绝,众莫能上。童乃自下大呼。须臾老翁出石壁上,问何故领尔许人来,童具白其事。老翁问童曷不来,童曷不来,(“童曷不来”四字,明抄本不重。)童遂冉冉蹑虚而上。诸吏叩头求哀云:“大夫之暴,翁所知也。”老翁乃许行,谓诸吏曰:“君但返府,我随至。”乃吏卒至府未久,而翁亦至焉。章仇见之,再拜俯伏。翁无敬色。因问娶李者是谁。翁曰:“此是上元夫人衣库之官,俗情未尽耳。”章仇求老翁诣帝。许云:“往亦不难。”乃与奏事者克期至长安。先期而至。有诏引见。玄宗致礼甚恭。既坐,问云:“库官有罪,天上知否?翁云:“已被流作人间一国主矣。”又问:“衣竟何如。”许云:“设席施衣于清净之所,当有人来取。”上敕人如其言。初不见人,但有旋风卷衣入云,顾盼之间,亦失许翁所在矣。(出《仙传拾遗》)

   又一说云:天宝中,有士人崔姓者,尉于巴蜀,才至成都而卒。时连帅章仇兼琼,哀其妻少而无所投之,因于青城山下置一别墅。又以其色美,有聘纳之意。计无所出,因谓其夫人曰:“贵为诸侯妻,何不盛陈盘筵,邀召女客?五百里内,尽可迎致。”夫人甚悦。兼琼因命衙官,遍报五百里内女郎,克日会成都,意欲因会便留亡尉妻也,不谓已为族舅卢生纳之矣。卢舅密知兼琼意,令尉妻辞疾不行。兼琼大怒,促左右百骑往收捕。卢舅时方食,兵骑绕宅已合。卢谈笑自若,殊不介怀。食讫,谓妻曰:“兼琼意可知矣,夫人不可不行。少顷,即当送素色衣来,便可服之而往。”言讫,乘骡出门。兵骑前揽不得,徐徐而去,追不能及。俄使一小童捧箱,内有故青裙、白衫子、绿帔子、绯罗縠绢素,皆非世人所有。尉妻服之至成都。诸女郎皆先期而至。兼琼觇于帷下,及尉妻入,光彩绕身,美色傍射,不可正视。坐者皆摄气,不觉起拜。会讫归,三日而卒。兼琼大骇,具状奏闻。玄宗问张果。果云:“知之,不敢言。请问青城王老。”玄宗即诏兼琼,求访王老进之。兼琼搜索青城山前后,并无此人。唯草市药肆云:“常有二人,日来卖药,称王老所使。”二人至,兼琼即令衙官随之,入山数里,至一草堂。王老皤然鬓发,隐几危坐。衙官随入,遂宣诏,兼致兼琼意。王老曰:“此必多言小儿张果也。”因与兼琼克期到京师。令先发表,不肯乘传。兼琼从之。使才至银台,王老亦到。玄宗即召问之。时张果犹在玄宗侧,见王老,惶恐再拜。王老叱果曰:“小子何不言之。又遣远取吾来。”果言“小仙不敢,专候仙伯言耳。”王老乃奏曰:“卢二舅即太元夫人库子。因假下游,以亡尉妻微有仙骨,故纳为媵。无何,盗太元夫人衣服与着,已受谪至重。今为欝单天子矣。亡尉妻以衣太元夫人衣服,堕无间狱矣。”奏讫,苦不愿留。玄宗命放还,后不知所在。(出《玄怪录》)

   李珏  

   李珏,广陵江阳人也。世居城市,贩籴自业。而珏性端谨,异于常辈。年十五时,父适他行,以珏专贩事。人有籴者,与籴。珏即授以升斗,俾令自量。不计时之贵贱,一斗只求两文利,以资父母。岁月既深,衣食甚丰。父怪而问之。具以实对。父曰:“吾之所业,同流中无不用出入升斗,出轻入重,以规厚利。虽官司以春秋较榷,终莫断其弊。吾但以升斗出入皆用之,自以为无偏久矣。汝今更出入任之自量,吾不可及也。然衣食丰给,岂非神明之助耶!”后父母殁,及珏年八十余,不改其业。适李珏出相,节制淮南。珏以新节度使同姓名,极用自惊,乃改名宽。李珏下车后数月,修道斋次。夜梦入洞府中,见景色正春,烟花烂熳,翔鸾舞鹤,彩云瑞霞,楼阁连延。珏独步其下,见石壁光莹,填金书字,列人姓名。似有李珏,字长二尺余。珏视之极喜,自谓生于明代,久历显官,又升宰辅,能无功德及于天下。今洞府有名,我必仙人也。再三为喜。方喜之际,有二仙童自石壁左右出。珏问:“此何所也?”曰:“华阳洞天。此姓名非相公也。”珏惊,复问:“非珏何人也?”仙童曰:“此相公江阳部民也。”珏及晓,历记前事,益自惊叹,问于道士,无有知者。复思试召江阳官属诘之。亦莫知也。乃令府城内求访同姓名者。数日,军营里巷相推。乃得李宽旧名珏。遂闻于珏。乃以车舆迎之,置于静室,斋沐拜谒,谓为道兄,一家敬事,朝夕参礼。李情景恬淡,道貌秀异,须长尺余,皓然可爱。年六十时,曾有道士教其胎息,亦久不食。珏愈敬之。及月余,乃问曰:“道兄平生得何道术?服炼何药?珏曾梦入洞府,见石壁姓名,仙童所指,是以迎请师事,愿以相授。宽辞以不知道术服炼之事。珏复虔拜,因问宽所修何术。宽辞以愚民不知所修,遂具贩籴以对。珏再三审问,咨嗟曰:“此常人之难事,阴功不可及也。”复曰:“乃知世之动静食息,莫不有报。苟积德,虽在贫贱,神明护解,名书仙籍,以警尘俗。”又问胎息不食之由。具以对。珏师其胎息,亦不食。宽年百余岁,轻健异常。忽告子孙曰:“吾寄世多年,虽自养气,亦无益汝辈。”一夕而卒。三日棺裂声。视之,衣带不解,如蝉蜕,已尸解矣。(出《续仙传》)

   章全素  

   吴郡蒋生,好神仙。弱岁弃家,隐四明山下,尝从道士学炼丹。遂葺炉鼎,爨薪鼓鞴,积十年;而炼丹卒不成。其后寓游荆门,见有行乞于市者,肤甚頝,裸然而病,且寒噤不能语。生怜其穷困,解裘衣之,因命执侍左右。徵其家。对曰:“楚人章氏子,全素其名,家于南昌,有沃田数百亩。属年饥,流徙荆江间,且十年矣。田归于官,身病不能自振,幸君子怜而容焉。于是与蒋生同归四明山下。而全素甚惰,常旦寐自逸。蒋生恶骂而捶者不可计。生有石砚在几上,忽一日,全素白蒋生曰:“先生好神仙者,学炼丹且久矣。夫仙丹食之,则骨化为金,如是安有不长生耶?今先生神丹,能化石砚为金乎?若然者,吾为先生有道术士。”生自度不果,心甚惭;而以他词拒之曰:“汝佣者,岂能知神仙事乎!若妄言,自速笞骂之辱。”全素笑而去。后月余,全素于衣中出一瓢甚小,顾谓蒋生曰:“此瓢中有仙丹,能化石为金。愿得先生石砚,以一刀圭傅其上。可乎?”蒋生性轻果,且以为诞妄,诟骂曰:“吾学炼丹十年矣,尚未能穷其妙;佣者何敢与吾喋喋议语耶!”全素佯惧不对。明日,蒋生独行山水间,命全素守舍,于是键其门而去。至晚归,则见全素已卒矣。生乃以箦蔽其尸,将命棺而瘗于野。及彻其箦,而全素尸已亡去,徒有冠带衣履存焉。生大异,且以为神仙得道者,即于几上视石砚,亦亡矣。生益异之。后一日,蒋生见药鼎下有光。生曰:“岂非吾仙丹乎?”即于烬中探之,得石砚,其上寸余,化为紫金,光甚莹彻。盖全素仙丹之所化也。生始悟全素果仙人,独恨不能识,益自惭恚。其后蒋生学炼丹卒不成,竟死于四明山。(出《宣室志》)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是古代文言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宋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传说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2条名句
千里相送,归于一别。
古人倦夜长,尚秉烛游,况少年白昼而掷之乎?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