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痛
上一章 下一章黄帝问于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焫之痛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愿尽闻之。
少俞曰: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焫亦然。
黄帝曰:其耐火焫者,何以知之?
少俞答曰: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焫。
黄帝曰:其不耐针石之痛者,何以知之?
少俞曰: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于火焫亦然。
黄帝曰:人之病,或同时而伤,或易已,或难已,其故何如?
少俞曰: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
黄帝曰:人之胜毒,何以知之?
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骨[马1] (别本无骨字)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8条名句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疾。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