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第四回 第五回 第六回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第十回 第十一回 第十二回 第十三回 第十四回 第十五回 第十六回 第十七回 第十八回 第十九回 第二十回 第二十一回 第二十二回 第二十三回 第二十四回 第二十五回 第二十六回 第二十七回 第二十八回 第二十九回 第三十回 第三十一回 第三十二回 第三十三回 第三十四回 第三十五回 第三十六回 第三十七回 第三十八回 第三十九回 第四十回 第四十一回 第四十二回 第四十三回 第四十四回 第四十五回 第四十六回 第四十七回 第四十八回 第四十九回 第五十回 第五十一回 第五十二回 第五十三回 第五十四回 第五十五回 第五十六回 第五十七回 第五十八回 第五十九回 第六十回 第六十一回 第六十二回 第六十三回 第六十四回 第六十五回 第六十六回 第六十七回 第六十八回 第六十九回 第七十回 第七十一回 第七十二回 第七十三回 第七十四回 第七十五回 第七十六回 第七十七回 第七十八回 第七十九回 第八十回 第八十一回 第八十二回 第八十三回 第八十四回 第八十五回 第八十六回 第八十七回 第八十八回 第八十九回 第九十回 第九十一回 第九十二回 第九十三回 第九十四回 第九十五回 第九十六回 第九十七回 第九十八回 第九十九回 第一百回

其他同样精彩,等你来爱

第四十二回

上一章 下一章

并前赵石勒称尊 防中山徐遐泣谏

  却说刘熙居守长安,接得乃父被擒消息,当然大骇,急与南阳王刘胤等,商量方法。胤本是刘曜嫡子,为元配卜氏所生,从前靳准作乱,胤逃匿邻近郁鞠部。及刘曜即位,郁鞠部送胤归国,曜见他身长多力,意欲废熙立胤。胤舅左光禄大夫卜泰,及太子太保韩广等,均谓不宜废立,胤亦涕泣固辞。曜也追忆羊后,不忍废熙,乃封胤为王,号为皇子,追谥元配卜氏为元悼皇后,进卜泰为太子太傅,仪同三司。其实太子熙,原是懦弱,就是胤亦徒有外表,未足称能。曜率兵南下时,胤且进署大司马,辅熙居守。一切政事,归胤裁决,所以曜陷没后赵,熙即召胤计议。胤谓长安难守,不如退保秦州。尚书胡勋进言道:“今主子虽已丧亡,国家尚未残缺,兵士不下数十万人,正可并力扼险,堵御石氏,万一力不能拒,再走未迟。”胤怒叱道:“汝敢挠沮众心么?”遂喝令左右,把胡勋牵出斩首。胤不但无能,且是个糊涂虫,怎能保国?勋既冤死,还有何人再敢多嘴,遂相率奔往上邽。首都一动,各镇皆摇,汝阴王刘厚,安定王刘策,各弃镇西走,关中大乱。

  将军蒋英辛恕,拥众数万,入据长安,遣人奉表后赵,情愿投降。石勒览表,即敕洛阳守将石生,乘便西略。生即带领部曲,径入长安。那时刘胤却率兵数万,从上邽出发,来与石生争长安城。前时已愿弃去,此时复欲夺还,奇极怪极。陇东武都安定新平北地扶风始平诸郡胡人,亦奋起应胤。胤军次仲桥,石生婴城自守,飞使向襄国乞援。勒即遣石虎往救,拨给骑兵二万,由虎带去。虎行至义渠,与各郡胡人相值,好似虎入羊群,不值一扫,夷人四面遁去,虎即进捣胤营。胤闻胡人败遁,已是心怯,没奈何出营迎战。两阵对圆,锋刃相交,虎麾动铁骑,冲入胤阵,纵横驰骋,十荡十决。胤慌忙奔还,经虎从后追击,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遂进薄上邽城下。上邽城内的将吏,见胤逃还,都吓得魂魄飞扬,哪里还敢抵御?不到数日,便即溃散。虎挥众登城,擒住赵太子熙,南阳王胤,及王公卿校以上三千余人,一律杀死,所有后宫妃妾,俱分给将士。惟曜有女安定公主,年甫十二,却生得身材窈窕,眉目轻盈。虎取为己有,也不管她年龄长幼,到了夜间,便将她抱入寝处,恣情行乐,亏得胡人体质,本来强壮,还勉强容受得住,但已是蕊破花慵,不堪狼藉了。身入虎口,不死亦伤。欢娱数夕,方挈女东行,并徙赵台省文武,关东流民,及秦雍大族九千余人,俱至襄国,又坑死王公等及五郡胡人,共五千余名,比虎狼还要凶暴。前赵遂亡。总计自刘渊僭号,共历三传,前称汉,继称赵,凡三十五年。刘曜受擒,岁次戊子,刘熙被屠,岁次己丑。困嚣丧鸣,赤牛其尽,白玉篆文,至此毕验了。

  石虎还至襄国,赍献前赵传国玺,并拟上勒尊号,奉为赵帝。勒未肯遽许,再经内外百僚,全体申请,无非说是“功德并隆,祥符俱萃,应亟崇徽号,下副人望”等语。勒又迁延过年,始自称为赵天王,行皇帝事。名称亦奇。立妻刘氏为王后,世子弘为太子,余子宏为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兼大单于,封秦王,斌为右卫将军,封太原王恢,为辅国将军,封南阳王,进中山公虎为太尉,兼尚书令,易公为王。虎子邃为冀州刺史,封齐王,石生为河东王,堪为彭城王,署左长史郭敖为尚书左仆射,右长史程邈为右仆射,徐光为中书令,领秘书监。此外,文武百官,各封拜有差。侍中任播等参议,谓赵承金为水德,旗帜尚玄,牲牡尚白,子社丑腊,方符天命。勒依议而行。右仆射程遐进言道:“天下初定,应明罚敕法,显示顺逆。从前汉高斩丁公,赦季布,便是此意。大王自起兵以来,褒忠诛逆,中外归心,惟江左叛臣祖约,犹存我国,窃为不解。且约大引宾客,又占夺先人田里,地主多衔怨切骨,大王何尚事姑容,不申天罚呢?”勒本谓约不忠,有心鄙薄,虽然前次收纳,却未尝召见,约降后赵,见四十回。至此听了遐言,便使人给约道:“祖侯远来,未暇欢叙,今幸西寇告平,国家无事,可率子弟来会,借表积诚。”言外又与订会期。

  约得了此信,当然欣慰,届期这一日,约挈子弟登殿,求见赵天王石勒。勒佯称疾,但令程遐接待。遐邀入别室,引与共饮,暗中着人诈托约言,召约亲属,一并到来。约见全族俱至,不禁动疑,且室外甲士趋集,料知凶多吉少,自思无法脱身,索性拚命乱喝,得能从此醉死,也省得眼见惨刑。偏程遐瞧透约意,待约半醉,便起座大言道:“天王有令,祖约叛国不忠,罪应诛夷。”这语说出,甲士俱从外突入,立将祖约拿下,所有约亲信数十人,均被驱出,牵往市曹。蓦见有一群罪犯,由兵役押令前来,仔细一瞧,乃是一班蓬头少妇,垢面童儿,没一个不是家眷。此时心如刀割,险些儿晕了过去。忽有一数龄稚子,趋至约旁,手牵衣襟,哭呼外祖。约手未被缚,便将稚子抱起,且泣且语道:“外孙外孙,汝外祖不该背国,连害汝曹。”悔也迟了。旁边走过似虎似狼的甲士,把他外孙夺去,掷诸地上,已是跌个半死。一声炮响,刀光四闪,可怜祖约以下的男子,不论老少长幼,都做了无头鬼。就中只有祖逖庶子道重,由后赵左卫将军王安,买嘱兵士,将他留下,为安携去。余如妇女妓妾,也算赦免,但己皆没为官奴,分充羯人的婢妾去了。叛国贼听著!

  看官道王安何人,肯救逖子?原来安本羯奴,为逖所得,留侍左右,很加宠爱。及逖镇雍邱,安亦濅长,逖与语道:“石勒与汝同种,汝可往依,免汝久羁他乡,汝可愿否?”安尚不忍别,逖复说道:“我亦不在尔一人,尔尽管前去便了。”遂厚给路资,遣令北去。安得见勒,累擢至左卫将军,及闻约族骈诛,不禁长叹道:“怎可使祖士稚无后呢?”乃设法取出道重,匿居僧舍,令为沙门。时道重尚只十岁,及石氏灭后,始得南归。这未始非忠臣之报。逖有兄祖纳,与约异母,憎纳如仇,尝闲散家居,览书自乐。约为逆时,纳得不坐。及约奔降后赵,纳仍在江东,由温峤荐引,辟为光禄大夫,卒获考终。祖氏一脉,赖此不亡。道重归宗,便与纳子孙同居,不在话下。

  且说石勒既自称天王,群臣尚申表固请,统说是名位未正,应加帝号。勒乃加号称帝,改元建平,由襄国迁都临漳,追尊三代。妻称皇后,王子弘为皇子,封进百官,毋庸再叙。惟史家因前赵已亡,此后但称勒为赵主,不称后赵,小子亦依史叙述,止称为赵,看官不要疑我脱漏一字呢。叙法绵密。勒并吞关陇,复窥江淮,特遣荆州监军郭敬,与南蛮校尉董幼,寇晋襄阳。晋南中郎将周抚,不能固守,退保武昌,襄阳遂陷。中州流民,悉数降赵,就是前平北将军魏该弟遐,亦率领部曲,自石城降敬。敬遂毁襄阳城,徙百姓至淝北,就樊城旁增筑城堡,居民屯兵,作为城镇。赵主石勒,即署敬为荆州刺史,领秦州牧。陇右氐羌,不受赵命,兴众为乱,勒遣河东王石生往讨,一鼓荡平,赵威大震。东方的高句骊肃慎诸国,贡入楛矢,宇文部并献名马。凉州牧张骏,本承叔父张茂遗命,嘱令服事晋室,仍守祖制,所以茂死骏继,自称晋大将军凉州牧,与前赵屡起战争。前赵亡,后赵主勒,遣使至凉州,拜骏征西大将军,兼凉州牧,加九锡殊礼,骏抗拒不受。及氐羌为石生所败,多奔凉州,骏恐生乘胜进击,乃遣官诣赵,奉贡称臣。还有西域诸部落,如高昌于阗鄯善大宛等,亦皆向赵奉贡,不惮远行。

  赵主勒喜出望外,遂欲大营邺宫,自壮观瞻。廷尉续咸上书切谏,勒大怒道:“不斩此老,朕宫如何得成?”说着,即饬御史收咸下狱。中书令徐光进规道:“陛下天资聪睿,臣以为将超越唐虞,今乃厌闻直言,是将变作桀纣了。咸言可用即用,不可用亦当大度包容,奈何反欲加诛呢?”勒乃叹道:“人主不得自专,一至于此。朕岂不知咸言为忠,但偶与为戏呢。匹夫略积家资,尚想购一别室,况富有天下,难道不能营缮一宫?将来终当筑造,现且暂停工作,不负忠言。”乃释咸引见,面加慰谕,赐绢百匹,稻百斛。随命公卿百寮,荐举贤良方正,直言秀异,孝义清廉各一人。一面就襄国西偏,创造明堂辟雍灵台,侈然有上法姬周的痴想。

  既而霖雨经旬,中山西北,水忽暴涨,漂集巨木百余万根,共至堂阳。勒闻报大喜道:“天意欲我营邺宫哩。”遂大兴工作,亲授规模。自建平二年孟秋营造,历久未成。越年正月,勒仍在旧殿朝见群臣,遍赐盛宴,酒至半酣,顾语中书令道:“朕可比古时何等君主?”光答道:“陛下神武谋略,越过汉高,雄材卓荦,超绝魏武,自古以来,罕可比伦,大约为轩辕黄帝的流亚哩。”勒掀髯道:“人生岂不自知?卿言未免太过。朕若遇汉高祖,当北面臣事,与韩彭毗肩,若遇光武,当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须磊磊落落,皎如日月,怎可似曹孟德司马仲达辈,曹操字孟德,司马懿字仲达。欺人孤儿寡妇,窃取天下?如朕品诣,应在二刘上下。轩辕乃上古圣人,朕何敢比拟哩?”群臣闻言,皆下座叩首,齐呼万岁。

  勒本不识文字,但好令诸生讲读古书,静坐听诵,或出己意评论得失,类皆中肯,人多佩服。一日听读《汉书》,至郦食其劝立六国后,不禁惊诧道:“此法大误,何故能得天下?”及闻为留侯张良所阻,乃恍然道:“赖有此呢。”聪明原是过人,可惜不学。勒视当世人物,都不足取,惟晋豫州刺史祖逖,与荆州牧陶侃,先后推重,目为将才。侃方镇守巴陵,闻襄阳被陷,武昌垂危,倒也吃一大惊,接连是苏峻旧将冯铁,暗杀侃子,奔依石勒,得为戍将,害得侃又惊又悲,乃缮就一书,遣人赍往临漳,责勒纳用叛臣。勒有心干誉,便召入冯铁对着侃使,把他斩首。侃使才告谢南归。侃再遣长史王敷,赍送江南珍宝,与勒修好,并表谢忱。勒当即收受,厚待王敷,并赠赆仪。敷乃返报。

  看官你道侃果真愿与勒和么?他因襄阳失守,意欲设法规复,所以计上加计,令他自弛兵备,好乘虚夺回襄阳,既得王敷归报,便从巴陵移镇武昌,命子斌率领锐卒,会同南中郎将桓宣,往袭樊城。赵将郭敬,果然无备,且督兵南掠江西,桓宣等掩入城中,将所有居守兵民,悉数俘获,又料敬必还援,使斌留镇樊城,自往涅水埋伏,截敬来路。敬得樊城警报,挟怒前来,到了涅水,听得一声号炮,伏兵猝发,他却毫不惊慌,分头抵敌。桓宣也督众力战,自午至暮,方将赵兵杀败,陆续退去。这一次鏖斗,赵卒原死了多人,宣兵亦伤亡过半。宣因飞使报侃,再请济师,侃令兄子南阳太守臻,竟陵太守李阳,率兵万人,共攻新野,遥应樊城。郭敬往救新野,又吃了一回败仗,方才北遁。襄阳城前已被毁,无人守着,当由侃军唾手取回,侃即命桓宣镇守。宣重修城寨,招集流亡,简刑罚,课农桑,复成重镇,赵一再进攻,终不能克。宣镇襄阳十余年,远近畏怀,时人比诸祖逖周访,可见得捍边固圉,全靠着有良将呢。总断一笔。

  惟赵主石勒,中了侃计,叹息累日,暗想陶侃用伪和计,夺去襄阳,自己亦好如法炮制,与晋言和。计策已定,待至建平四年正月,借着贺年的名目,遣使至晋,奉帛修好。偏晋廷拒绝来使,且将所献各帛,焚毁都下。赵使撞了一鼻子灰,匆匆北归。勒顿时怒起,又欲动兵侵晋,偏偏天变迭兴,内忧隐伏,转令一个足智多谋的石季龙,有所顾忌,未敢妄行。

  建平三年的夏天,已是疾风骤雨,雷震建德殿端门,及襄国市西门,殛死五人。既而雹降西河介山,大如(又鸟)卵,平地水深三尺。太原乐平武乡赵郡广平钜鹿千余里,树木摧折,禾稼荡然。勒避殿禳灾,且问中书令徐光,主何凶兆?光言:“介山为介之推所依,之推焚死,阴灵未泯,宜普复寒食故制,立祠奉祀。”原来勒曾禁止寒食,故光疑之推为祟,因致此灾。黄门郎韦謏,驳去光议,独援《春秋左氏传》言,谓:“藏冰失道,阴气发泄为雹,与之推无关。若以之推为贤臣,但令绵介间人民奉祀,便足申敬,何必普及全国呢。”此说较光语为长,但《左氏传》亦非真足据。勒从謏议,只命并州复行寒食,更迁冰室至极寒处所,期顺天时。到了建平四年的夏天,红日当空,寂静无风,塔上一铃,无故自鸣。佛图澄素识铃音,说是国有大丧,不出今年。过了数日,有流星大如象尾,足似蛇形,自北极西南流动,约五十余丈,光芒烛地,坠入河中,声闻九百余里,勒亦自觉非祥。忽爱子斌暴亡,遂疑为流星所应,将备棺殓。忽佛图澄趋入道:“小殿下尚未致死,何故骤令入棺?”勒惊叹道:“朕闻虢太子死,扁鹊能起死回生,难道大和尚亦能救死么?”澄答一“能”字,遂取杨枝沾水,且洒且咒,果见尸身少动,手足渐能屈伸。澄即向前握手道:“可起来了。”言已,斌即坐起,饮食如常。勒因命诸少子居澄寺中,托他照管。惟太子弘年已弱冠,留居东宫,襄办军国大事,凡尚书奏请,多归太子参决。次为骠骑大将军大单于秦王宏,亦得预政,权侔主相。石虎守邺有年,前时宏为大单于。虎甚不平,私语于石邃道:“我身当矢石二十余年,得成大赵基业,大单于位置,应该属我,奈何反轻授黄口婢儿?俟主上晏驾后,当尽杀无遗,方泄我恨。”勒自号英明,奈何养虎贻患?及弘宏兄弟,得专国政,虎益怏怏。

  弘素好文士,尝引与交游,石勒谓:“世未承平,不宜右文轻武。”乃使刘彻任播等教弘兵书,王阳教弘击刺,但弘已性格生成,终不脱文人气象。勒尝语徐光道:“大雅弘字大雅。愔愔,可惜不类将种。”光答道:“汉高祖以马上取天下,孝文帝治以玄默,守文令主,原与创业不同,何必过忧。”勒始有喜色。光因进言道:“皇太子仁孝温恭,中山王雄暴多诈,陛下万岁以后,臣恐社稷必危,宜渐夺中山威柄,休使上逼储君。”勒虽然点首,但因虎累立大功,也未便遽夺虎权。既而右仆射程遐,复入白道:“中山王勇武权智,群臣莫及,看他志意,除陛下一人外,统皆蔑视。今专征日久,威振内外,性又不仁,残暴好杀,诸子又并长大,似虎添翼,共预兵权,陛下在日,谅无他变,将来必致跋扈,非少主臣,还请陛下绸缪,早除此患。”勒变色道:“今天下未平,兵难未已,大雅年少,宜资辅弼,中山系佐命功臣,亲同鲁卫,朕方欲委以重任,何至如卿所言。卿莫非因中山在侧,虽然身为帝舅,将来不得专政,故有此虑?朕已早为卿计,如或不讳,先当使卿参预顾命,卿尽可安心哩。”遐不禁流泪道:“臣实公言,并非私计,陛下奈何疑臣有私?中山虽为皇太后所养,究竟非陛下骨肉,难语恩义,近不过托陛下神规,稍建功绩,陛下报以重爵,并及嗣子,也可谓恩至义尽了。魏任司马懿父子,终被篡国,前鉴未远,怎得不防?臣累沐宠荣,又与东宫托附瓜葛,若不尽言,尚望何人?陛下今不除中山,恐社稷不复血食了。”以疏间亲,亦非良策。勒终不肯丛。遐只好叩头告退,小子有诗叹道:

  养虎原为心腹忧,如何先事未绸缪。

  毁巢取子犹难料,漫向廷臣诩智谋。

  遐退出后,适与徐光相遇,免不得有一番叙谈。欲知后事,且至下回表明。

  --------

  枭桀如石勒,不可谓非一世雄,观其智料刘曜,算无遗策,卒能举前赵而尽有之。及称尊以后,诛祖约,戮冯铁,虽曰权谋,不戾正道,天下之恶一也。约为晋臣,敢行悖逆,不诛何待?铁系逆党,又杀侃子,召而诛之,谁曰不宜?示人以彰瘅之公,与世无爱憎之异,勒之自矜磊落者,其以此夫。然明于远而忽于近,知其著未见其微,以凶残暴戾之石虎,不善驾驭,致贻后患,徐光谏之而不用,程遐言之而反致疑,此其所以身死未几,而子嗣沦亡也。


两晋演义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