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天部上 卷一百·灾异部 卷七·山部上 卷七十·服饰部下 卷七十一·舟车部 卷七十七·内典下 卷七十三·杂器物部 卷七十九·灵异部下 卷七十二·食物部 卷七十五·方术部 卷七十八·灵异部上 卷七十六·内典上 卷七十四·巧艺部 卷三·岁时上 卷三十·人部十四 卷三十一·人部十五 卷三十七·人部二十一 卷三十三·人部十七 卷三十九·礼部中 卷三十二·人部十六 卷三十五·人部十九 卷三十八·礼部上 卷三十六·人部二十 卷三十四·人部十八 卷九·水部下 卷九十·鸟部上 卷九十一·鸟部中 卷九十七·鳞介部下、 卷九十三·兽部上 卷九十九·祥瑞部下 卷九十二·鸟部下 卷九十五·兽部下 卷九十八·祥瑞部上 卷九十六·鳞介部上 卷九十四·兽部中 卷二·天部下 卷二十·人部四 卷二十一·人部五 卷二十七·人部十一 卷二十三·人部七 卷二十九·人部十三 卷二十二·人部六 卷二十五·人部九 卷二十八·人部十二 卷二十六·人部十 卷二十四·人部八 卷五·岁时下 卷五十·职官部六 卷五十一·封爵部 卷五十七·杂文部三 卷五十三·治政部下 卷五十九·武部 卷五十二·治政部上 卷五十五·杂文部一 卷五十八·杂文部四 卷五十六·杂文部二 卷五十四·刑法部 卷八·山部下、水部上 卷八十·火部 卷八十一·药香草部上 卷八十七·果部下 卷八十三·宝玉部上 卷八十九·木部下 卷八十二·草部下 卷八十五·百穀部、布 卷八十八·木部上 卷八十六·果部上 卷八十四·宝玉部下 卷六·地部、州部、郡 卷六十·军器部 卷六十一·居处部一 卷六十七·衣冠部 卷六十三·居处部三 卷六十九·服饰部上 卷六十二·居处部二 卷六十五·产业部上 卷六十八·仪饰部 卷六十六·产业部下 卷六十四·居处部四 卷十·符命部 卷十一·帝王部一 卷十七·人部一 卷十三·帝王部三 卷十九·人部三 卷十二·帝王部二 卷十五·后妃部 卷十八·人部二 卷十六·储宫部 卷十四·帝王部四 卷四·岁时中 卷四十·礼部下 卷四十一·乐部一 卷四十七·职官部三 卷四十三·乐部三 卷四十九·职官部五 卷四十二·乐部二 卷四十五·职官部一 卷四十八·职官部四 卷四十六·职官部二 卷四十四·乐部四

其他同样精彩,等你来爱

卷七十·服饰部下

上一章 下一章

枕 被 缛 如意 胡床 火笼 香炉 步摇 钗 梳枇 囊 镜 袜

  ◇枕

  《毛诗》曰:角枕粲兮。

  《礼记》曰:父母舅姑之枕几不传。

  又曰: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敛枕簟。

  《越绝书》曰:越王问范子曰:寡人已闻阴阳之事,穀之贵贱,可得而闻乎,曰:阳者主贵,阴者主贱,故当寒而温者,穀为之暴贵,当温而寒者,穀为之暴贱,王曰:善,书之帛,置之枕中,以为国宝。

  《史记》曰:黥布反,上乃见薛公,薛公对曰:布不足怪也,使布出上计,山东非汉之有,出中计,未可知,出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神仙传》曰:泰山父者,时汉武帝东巡,见父锄於道,头上白光高数尺,呼问之,对曰:有道士教臣作神枕,枕有三十二窍,二十四窍应二十四气,八窍应八风,臣行之转少,齿生。

  【赋】后汉张纮朅材枕赋曰:有卓尔之殊朅,超诡异之邈绝,且其材色也,如芸之黄,其为香也,如兰之芳,其文彩也,如霜地而金茎,紫叶而红荣,有若蒲陶之蔓延,或如兔丝之烦萦,有若嘉禾之垂颖。又似灵芝之吐英,其似木者,有类桂枝之阑干,或象灌木之丛生,其似鸟者,若惊鹤之径逝,或类鸿鶤之上征,有若孤雌之无咮,或效鸳鸯之交颈,纷云兴而气蒸,般星罗而流精,何众文之冏朗,灼儵爚而发明,曲有所方,事有所成,每则异姿,动各殊名,众夥[○此有脱文。]不可殚形,制为方枕,四角正端,会緻密固,绝际无间,形妍体法,既丽且闲,高卑得適,辟坚每安,不屑珠碧之饰助,不烦锥锋之镌镂,无丹漆之彤朱,罔筦象之佐副,较程形而灵露真,[句有衍文。]众妙该而悉备,珪璋特达,玙璠富也,美梓逡巡,不敢与并,相思庶几,晞风於末列,神龙之姿,众鳞相绝,昔诗人称角枕之粲,季世加以锦绣之饰,皆比集异物,费日劳力,伤财害民,有损於德,岂如兹朅,既剖既斫,斯须速成,一材而已,莫与混并,纤微无加,而美晔春荣。

  【铭】蔡邕警枕铭曰:应龙蟠蛰,潜德保灵,制器象物,示有其形,哲人降鉴,居安闻倾。

  晋苏彦楠榴枕铭曰:珍木之奇,文树理鲜,〈木廉〉槾方正,密滑贞坚,朝景西翳,夕舒映天,书倦接引,酣乐流连,继以高咏,研精上玄,颐神靖魄,须以宁眠,寝贵无想,气和体平,御心以道,闲邪以诚,色空无着,故能忘情。

  【箴】张纮朅材枕箴曰:彧彧其文,馥馥其芬,出自幽阻,升于毡茵,允朅允丽,惟淑惟珍,安安文枕,贰彼弁冠,冠御于昼,枕式于昏,代作充用,荣己宁身,兴寝有节,適性和神。

  【启】梁元帝谢东宫赉宝枕启曰:泰山之药,既使延龄,长生之枕,能令益寿,黄金可化,岂直刘向之书,阳燧含火,方得葛洪之说,况复重安玳瑁,独胜瑰材,芳松非匹,柟榴未拟。

  ◇被

  《楚辞》曰:翡翠珠被烂齐光。

  《史记》曰:汲黯云,公孙弘位在三公,俸禄甚厚,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廷诘弘,诚忠,夫以三公为布被,饰诈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於君,桓公以霸,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今臣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下至小吏无差,诚如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厚善之。

  《东观汉记》曰:上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上闻叹息。

  又曰:王良为大司徒,在位恭俭,妻子不之官舍,布被瓦器,时司徒史鲍恢,以事到东海,过候其家,而良妻布裙曳柴,从田中归,恢告曰:我司徒吏,故来受书,欲见夫人,妻曰:妾是也,恢乃下拜,叹息而还。

  谢承《后汉书》曰:朱宠为太尉,家贫,卧布被,朝廷赐锦被,不敢当。

  《列女传》曰:江夏孟宗,少游学,与同学共处,母为作十二幅被,其邻妇怪问之。母曰:小儿无异操,惧朋类之不顾,故大其被,以招贫生之卧,庶闻君子之言耳。

  《东观汉记》曰:祭遵奉公赏赐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布衣,卧布被,夫人裳不加采。

  《郭子》曰:殷浩作杨州,尹[世说新语政事篇,《太平御览》七百零七尹上有刘字,此脱。]行,日小暮,便命左右取被,仆人问其故,答曰:刺史严,不敢夜行。

  【启】梁刘孝威谢赉锦被启曰:色艳蒲桃,采逾联璧,鄂君惭绣,楚侍羞珠。虽复帝赐鹤绫,客赠鸳绮,高悬丽藻,远谢鲜明,汉老悦其怪文,魏马惊其香气。

  ◇缛

  《释名》曰:缛,人所坐亵辱也。

  张璠《汉记》曰:荀爽为三公,食不过一肉,脱粟饭,坐皮缛。

  《魏武帝本纪》曰:上俭率,茵缛取质,无有缘饰。

  《吴志》曰:张昭非鲁肃,颇毁訾之,孙权不以介意,赐肃母帷帐毡缛。

  《世说》曰:晋孝武年十三四,时冬天,昼日不着複衣,夜则累茵缛,谢公云,体宜令有常,陛下昼过冷,夜过热,恐非摄养之术,帝曰:夜宜静,谢公出,叹之。

  【启】梁元帝谢敕赐缛启曰:昔汉后锡貂,魏君送缛,未有玄兔来王,黄龙作贡,便觉肃蜰非遥,挹娄无远。

  ◇如意

  胡综《别传》曰:时有掘地得铜匣,长二尺七寸,开之,得白玉如意,所执处,皆刻螭蝉等形,时人莫知其由,吴大帝以综多识,乃问之,综答云,昔秦始皇东游,以金陵有王者气,乃凿诸山岗,处处埋宝物,以当王者之气,此抑是乎。

  《语林》曰:石崇与王恺争豪,穷极绮丽,以饰车服,晋武帝恺甥也,每助恺,以珊瑚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间罕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瓦碎。

  《石崇本事》曰:崇有珊瑚如意,长三尺二寸。

  【启】梁简文帝谢敕赉水犀如意启曰:白玉照采,方斯非贵,珊瑚挺质,匹此未珍,谨仰承威神,陈谢讲座,方使欢喜罗汉,怀弃钵之嗟,王式名儒,析骊驹之辩,熊饰宝刀,子桓恧其大赉,旄牛轻拂,张敞惭其旧仪。

  ◇胡床

  《曹瞒传》曰:操与马超战,将过河,前队適渡,超等掩至,操恚,犹坐胡床不起,张郃等见事急,引操入舡,得渡。

  《魏略》曰:裴潜为兖州刺史时,尝作一胡床,及其去也,留以挂柱。

  《晋中兴书》曰:王猛少贫贱,鬻畚为事,常至洛阳货畚,有一人於市贵买其畚,云家近在此,可随我去取直,猛随去,忽至深山中,语猛且住树下,当先通府君,须臾猛进,见一公据胡床,头鬓悉白,侍从十许人,有一人引猛云,大司马公可进,猛因拜老公,公曰:王公何缘拜,即十陪酬畚直,遣人送猛出,既出顾视,乃嵩高山也。

  《郭子》曰:谢万尝诣王恬,既至,坐少时,王便入内,谢殊有喜色,谓必厚供,待良久,沐头散发而出,亦复不坐,乃据胡床,在中庭晒头,神气慨然,了无相酬对意。

  《语林》曰:谢镇西着紫罗襦,据胡床,在大市佛图门楼上弹琵琶,作大道曲。

  《世说》曰:庾大尉在武昌,时秋夜,气景甚佳,诸佐吏殷浩王胡之之徒,共登城南楼理咏,音调甚遒,俄而庾公率左右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曰:小住,老子於此处,亦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贤士谈谑竟坐。

  【诗】梁庾肩吾赋得咏胡床诗曰: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初征,何如淄馆下,淹留奉盛明。

  ◇火笼

  《东宫旧事》曰:太子纳妃,有漆画手巾薰笼二七,大被薰笼三,衣薰笼三。

  【诗】齐谢朓咏竹火笼诗曰:庭雪乱如花,井冰粲成玉,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蓐,体密用宜通,文斜性非曲,暂承君王指,请谢阳春旭。

  梁范静妻沈咏五彩竹火笼诗曰:可怜润霜质,纤剖复毫分,织作回风莒,制为萦绮文,含芳出珠被,耀绿接缃裙,徒嗟今丽饰,岂念昔凌云。

  【启】梁简文帝谢敕赉织竹火笼启曰:池水始浮,庭雪向飞,慈泽无涯,时锡香被,制此蕑枝,彫斯罕节,文华九折,用美十炉。

  ◇香炉

  魏武上杂物疏曰:御物三十种,有纯金香炉一枚,下盘自副,贵人公主有纯银香炉四枚,皇太子有纯银香炉四枚,西园贵人铜香炉三十枚。

  《襄阳记》曰:刘季和性爱香,尝上厕还,过香炉上,主簿张坦曰:人名公作俗人,不虚也,季和曰: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为我如何令君,而恶我爱好也,坦曰:古有好妇人,患而捧心嚬眉,见者皆以为好,其邻丑妇法之,见者走,公便欲使下官遁走耶,季和大笑,以是知坦。

  《东宫旧事》曰:皇太子初拜,有铜博山香炉一枚。

  集异记曰:吴郡吴泰,能筮,会稽卢氏失博山香炉,使泰筮之,泰曰:此物质虽为金,其象实山,有树非林,有孔非泉,阖闾兴见发青烟,此香炉也,语其主处,求即得。

  南岳记曰:衡山之岗有石室,有古人住处,有刀锯铜銚,及瓦香炉。

  【诗】古诗曰:四坐且莫喧,原听歌一言,请说铜炉器,崔嵬象南山,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连,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朱火然其中,青烟飏其间,顺风入君怀,四坐莫不欢,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

  齐刘绘咏博山香炉诗曰:蔽野千种树,出没万重山,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下刻蟠龙势,矫首半衔莲,傍为伊水丽,芝盖出岩间,复有汉游女,拾羽弄馀妍,荣色何杂纟柔,缛绣更相鲜,纴麚或腾倚,林薄香千眠,掩华终不发,含薰未肯然,风生玉阶树,露湛曲池莲,寒虫飞夜室,秋云没晓天。

  【赋】梁昭明太子铜博山香炉赋曰:禀至精之纯质,产灵岳之幽深,经般倕之妙旨,运公输之巧心,有蕙带而岩隐,亦霓裳而升仙,写嵩山之巃鹢,象邓林之阡眠,於时青烟司寒,红光翳景,翠帷已低,兰膏未屏,炎荧内曜,苾芬外扬,似庆云之程色,若景星之舒光,信名嘉而用美,永为玩於华堂。

  【铭】汉刘向薰炉铭曰:嘉此正器,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

  梁孝元帝香炉铭曰:苏合氤氲,非烟若云,时秾更薄,乍聚还分,火微难尽,风长易闻,孰云道力,慈悲所薰。

  ◇步摇

  《释名》曰:皇后首饰曰副,副,覆也,亦言副贰,兼用众物成其饰,上有垂珠步摇。

  《东观汉记》曰:邓太后赐马贵人步摇一具。

  《续汉书》曰:太后入庙,为花胜,上为凤,以翡翠为毛羽,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桂枝相纠。

  【诗】梁范靖妻沈咏步摇花诗曰: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琼。

  ◇钗

  《释名》曰:叉,枝也,因形名之也。

  《续汉书》曰:贵人助蚕,戴玳瑁钗。

  《华阳国志》曰:涪陵山有大龟,其甲可卜,其缘可作钗,世号灵钗。

  【诗】梁汤僧济泄井得金钗诗曰:昔日倡家女,摘花露井边,摘花还自比,插映还自怜,窥窥终不罢,笑笑自成妍,宝钗於此落,从来非一年,翠羽成泥去,金色尚如鲜,此人今何在,此物今空传。

  【赋】晋夏侯湛雀钗赋曰:览嘉艺之机巧,持精思於雀钗,收泉珍於八极,纳朅异以表奇,布太阳而拟法,妙团团而应规,於是妍姿英妙之徒,相与竞嬖飞宠,[句有衍文。]并脩敕,理桂襟,整服饰,黛玄眉之琰琰,收红颜而发色,流眄闲步,轻袂翼翼,恃炫艳以相邈,常逍遥而侍侧,昔先王与道立教,崇冲让以致贤,不留志於华好。

  【铭】后汉崔瑗三子钗铭曰:元正上日,百福孔灵,鬓发如云,乃象众星,三珠璜钗,摄媛赞灵。

  【启】梁元帝谢东宫赉花钗启曰:苣乱九衢,花含四照,田文之珥,惭於宝叶,王粲之咏,恧此乘莲,九宫之珰,岂直黄香之赋,三珠之钗,敢高崔瑗之说,况以丽玉澄晖,远过玳瑁之饰,精金曜首,高践翡翠之名。

  ◇梳枇

  《说文》曰:栉,梳枇总名也。

  《释名》曰:梳言其齿疏也,枇言其相比也。

  《礼记》曰:男女不同巾栉。

  《左传》曰:晋太子为质於秦,将逃归,谓嬴氏曰:与子归乎,对曰:子晋太子而辱於秦,子之欲归,不亦宜乎,寡君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从子而归,弃君之命,不敢从,亦不敢言。

  十洲记[《初学记》五,《太平御览》五十一作盛弘之荆州记。]曰:临海[按晋书地理志兴安县属临贺郡,海当作贺。]兴安县东界,去郡八十里,县边有平石,其上有石栉,俗云越王渡溪,堕栉於此。

  《续汉书》曰:李文德素善延笃,谓公卿曰:延笃有王佐之才,欲令引进之,笃闻,为书止文德曰:吾常昧爽栉梳,坐於客堂,朝则诵虞夏之书,历公旦之典礼,览仲尼春秋,当时之时,不知天之为盖,地之为舆,慎勿迷其本,弃其生也。

  《新序》曰:楚庄王罢朝而晏,樊姬问其故,庄王曰:今旦与贤相语,不知日晏也,樊姬曰:贤相为谁,王曰:虞丘子,樊姬掩口而笑,王问其故,曰:妾得执巾栉以侍王,非不欲专宠擅爱也,以为伤王之义,故进与妾同位者数人矣,今虞丘子未闻进一人,未知其贤。

  【赋】晋傅咸栉赋曰:我嘉兹栉,恶乱好理,一发不顺,实以为耻,虽日用而匪懈,不告劳而自已,苟以理而委任,期竭力而没齿。

  ◇囊

  《史记》曰:秦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於楚,与门下二十人偕,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毛遂自进於平原君,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也。

  《汉书》曰:陆贾使尉他,留饮数月,他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贾囊中装,直千金。

  【诗】后汉赵一客秦诗曰:文籍徒满腹,不如一囊钱。

  魏繁钦定情诗曰:何以致区区,目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赋】梁简文帝眼明囊赋序曰:俗之妇人,八月旦,多以锦翠珠宝为眼明囊,因竞凌晨取露以拭目,聊为此赋,尔乃裁兹金镂,制此妖饰,缉濯锦之龙光,剪轻羁之蝉翼,杂花胜而成疏,依步摇而相通,明金乱杂,细宝交陈,义同厌胜,欣此节新,拟椒花於岁首,学夭桃於暮春。

  ◇镜

  《庄子》曰:至人之用心也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胜物而无伤。

  《韩子》曰:古之人,目短於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目失镜,无以正鬓眉,身失道,无以知迷惑。

  《战国策》曰:邹忌身体逸丽,朝服衣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又问妾及客,皆曰:徐公不如,明日徐公来,忌窥镜自视,知不如徐公远矣,忌入朝见王曰:臣美不如徐公,臣妻妾客皆云臣胜,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也,今齐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莫不私王,朝臣莫不畏王,四境莫不求王,由此观之,亲蔽甚矣,王乃令群臣进谏,诸侯皆朝齐。

  《列女传》曰:梁寡高行者,荣於色,敏於行,梁王闻而聘之,乃援镜割鼻,梁王高其行,号曰梁高行。

  蜀王本纪曰:武都丈夫化为女,颜色美好,盖山精也,蜀王娶以为夫人,无几物故,蜀王於武都檐土,於成都葬之,盖地三亩,号曰武檐,以石作镜一枚,表其墓。

  海内玉品子[《太平御览》七百十七作海内士品。]曰:徐孺子常事江夏黄公,公卒,孺子往会葬,无资自以致,赍摩镜具自随,每所在,赁摩镜取资,然后得前,既至,祭毕而退。

  《抱朴子》曰:或问知将来吉凶为有道乎,答曰:用明镜九寸自照,有所思存,七日则见神仙,知千里外事也,明镜或用一,或用二,谓之四规镜。

  《符子》曰:心善知人者,看如明镜,镜以耀明,故鉴人也。

  浔阳记曰:石镜在山东,有一团石悬崖,明净照人。

  《异苑》曰: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公子苍舒,令以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诗】梁简文帝咏镜诗曰:□铢恒在侧,谁言览镜稀,如冰不见水,似扇长含晖,全开玳瑁匣,并卷织成衣,脱入相如手,疑言赵璧归。

  周庾信咏镜诗曰: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月生无有桂,花开不逐春,试挂淮南竹,堪能见四邻。

  梁高爽咏镜诗曰:初上凤皇墀,此镜照蛾眉,言照长相守,不照长相思,虚心会不采,贞明空自欺,无言此故物,更复对新期,梁何逊咏镜诗曰:珠帘旦初卷,停机晨未织,玉匣开览形,宝台临净饰,对影独含笑,看光时转侧,聊为出茧眉,试染夭桃色,羽钗如可间,金钿畏相逼,荡子行未归,啼妆坐相忆。

  梁朱超道咏镜诗曰:折花须自插,不用暂临池,当犹可怜面,偏与镜相宜,安钗钏独响,刷鬓袖俱移,唯馀心里恨,影中恒不知,梁王孝礼咏镜诗曰:可怜不自识,终须因镜中,分眉一等翠,对面两边红,转身先见动,含笑逆相同,犹嫌镜里促,看人未好通。

  【赋】梁刘缓镜赋曰:夜筹已竭,晓锺将绝,窗外明来,帷前影灭,阶边就水,盘中先映,讶宿妆之犹调,笑残黄之不正,欲开奁而更饰,乃当窗而取镜,世间好镜自无多,唯闻一个比姮娥,曾经玉女照,屡被仙人磨,光明粉可怜,论时不假着,法用自应须,夏天金薄漠,秋日宝茱萸,银缠辟鬼咒,翠厄护身符,空处宜应插,非是畏钗梳。

  周庾信镜赋曰:天河渐没,日轮将起,燕噪吴王,乌惊御史,玉花簟上,金莲帐里,始摺屏风,新开户扇,朝光晃眼,早风吹面,临桁下而牵衫,就箱边而着钏,宿鬟尚卷,残妆已薄,无复唇珠,才馀眉萼,靥上星稀,黄中月落,镜台银带,本出魏宫,能横却月,巧挂回风,龙垂匣外,凤倚花中,镜乃照胆照心,难逢难值,镂五色之盘龙,刻千年之古字,山鸡看而独舞,海鸟见而孤鸣,临水则池中月出,照日则壁上菱生,暂设妆奁,还抽镜屉,竞学生情,争怜今世,鬓齐故略。眉平犹剃,飞花抟子,次第须安,朱开锦蹹,黛黈油檀,脂和甲煎,泽渍香兰,量髻鬓之长短,度安花之相去,悬媚子於搔头,拭钗梁於粉絮,梳头新罢照着衣,还从妆处取将归,暂看弦系,悬知缬缦,衫正身长,裙斜假襻,真成个镜特相宜,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

  晋傅咸镜赋曰:清邈明水,景若朝阳,不将不迎,应物无方,不有心於妍丑,而众形其必详,猗猗淑媛,峨峨后妃,眷春荣之零华,惧玉颜之有衰,盼清阳以自镜,竞崇姱以相辉。

  【铭】梁简文帝镜铭曰:金精石英,冰辉沼清,高堂悬影,仁寿摛声,云开月见,水净珠明。

  江总方镜铭曰:此镜以照着衣,镜背图刻八卦二十八宿,仁寿殿前,无以加斯彫丽也,玄枵命巧,仲吕呈祥,金镌石汉,铜铸丹阳,价珍负局,影丽高堂,图星拟盖,写卦随方,明齐水止,照与天长,增辉兔苑,永侍龙光。

  汉李尤镜铭曰:铸铜为鉴,整饰容颜,修尔法服,正尔衣冠。

  ◇袜

  《汉书》曰:景帝时,王生尝召居庭中,公卿尽会,张释之为廷尉,王生顾曰:吾袜解,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让之,王生独奈何庭辱张廷尉如此,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於张廷尉,廷尉方天下名臣,吾故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释之。

  《东观汉记》曰:和帝召诸儒,侍中贾逵尚书令黄香等,相难数事,罢朝,特赐履袜。

  《会稽典录》曰:贺劭为人美容止,瞻视动静有常,与人交,久益敬之,至在官府,左右莫见其洗沐,坐尝着袜,希见其足。

  【铭】后汉崔骃袜铭曰:机衡建子,万物含滋,黄锺育化,以养元基,长履景福,至于亿年,皇灵既祐,祉禄来臻,本枝百世,子子孙孙。

  【颂】魏曹植冬至献袜颂曰:玉趾既御,履和蹈贞,行与禄迈,动以福并,南闚北户,西巡王城,翱翔万域,圣体浮轻。


艺文类聚

《艺文类聚》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欧阳询与令狐德棻、陈叔达、裴矩、赵弘智、袁朗等十余人于武德七年(624年)编纂而成的一部综合性类书,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它保存了中国唐代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尤其是许多诗文歌赋等文学作品。与《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唐代四大类书”。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