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鱼 乳腐 冬瓜〈寒〉 决明子〈平〉 同蒿〈平〉 吴茱萸〈温〉 嘉鱼〈微温〉 地黄〈微寒〉 堇菜 大蒜(葫)〈热〉 大豆〈平〉 大麦 天门冬 小蒜(蒜) 小麦〈平〉 山鸡、野鸡(雉) 干枣〈温〉 干苔 恶食(牛蒡) 慈鸦 时鱼(鲥鱼)〈平〉 昆布 木瓜〈温〉 木耳〈寒〉 李〈平〉 杏〈热〉 枇杷〈温〉 林檎〈温〉 枸杞〈寒〉 柑子(乳柑子)〈寒〉 柿〈寒〉 栀子 栗子 栝蒌(瓜蒌) 桃人(仁)〈温〉 梅实(乌梅) 梨〈寒〉 椿〈温〉 楂子〈平〉 榆荚〈平〉 槐实 槟榔 樱桃〈热〉 橄(橄榄) 橘〈温〉 橙〈温〉 橡实 比目鱼〈平〉 水芹〈寒〉 沙糖〈寒〉 海月〈平〉 海藻 淡菜〈温〉 濮瓜 燕子(通草)〈平〉 牛乳〈寒〉 牡蛎 牡鼠(鼠) 牵牛子 犀角 犬(狗) 猪(豚) 瓠子〈冷〉 甘菊〈平〉 甘蔗 甘蕉 甜瓜〈寒〉 生姜〈温〉 田螺〈大寒〉 白油麻 白粱米 白苣〈寒〉 白蒿〈寒〉 白豆 白鱼 百合〈平〉 石榴〈温〉 石燕 石胡荽〈寒〉 石蜜(乳糖)〈寒〉 石首鱼(黄花鱼) 秦荻梨 秫米 竹(蓄) 粟米 粳米〈平〉 糯米〈寒〉 紫苏 紫菜 绿豆(绿豆)〈平〉 罗勒 羊乳 羊蹄 羊(杨)梅〈温〉 翘摇(小巢菜) 胡桃〈平〉 胡椒 胡瓜〈寒〉 胡荽〈平〉 胡葱〈平〉 胡麻 船底苔 艾叶 芋〈平〉 芜荑〈平〉 芰实(菱实)〈平〉 芸苔(油菜) 苋(苋菜) 苍耳〈温〉 苜蓿 苦〈微寒〉 茗(茶) 茨菰(慈姑) 茨(乌芋、荸荠)〈冷 荆芥(假苏)〈温〉 荏子 荔枝〈微温〉 荞麦〈寒〉 莲子〈寒〉 菌子〈寒〉 菘菜〈温〉 菜? 菠(菠菜) 菰菜、茭首 萝卜(莱菔)〈冷〉 落苏(茄子)〈平〉 落葵 葛根 葱〈温〉 葵(冬葵)〈冷〉 蒲桃(葡萄)〈平〉 蓟菜(小蓟) 蓼子(蓼实) 蔓椒 蔓菁(芜菁)〈温〉 蕨〈寒〉 蕺菜(鱼腥草)〈温〉 薄荷〈平〉 薏苡仁〈平〉 薯蓣(山药) 藕〈寒〉 藤梨(猕猴桃)〈寒〉 蘩蒌 虾〈平〉 蚌(蚌蛤)〈大寒〉 蚶〈温〉 蚺蛇 蛇莓 蛇蜕皮 蜀椒·秦椒〈温〉 蜜〈微温〉 蝮蛇 覆盆子〈平〉 豆(扁豆)〈微寒〉 豺〈寒〉 赤小豆 越瓜〈寒〉 车螯 软枣〈平〉 邪蒿 郁李仁 酥〈寒〉 酪〈寒〉 酱〈温〉 酸枣〈平〉 醋(酢酒) 醍醐〈平〉 野猪 野鸭、鸭 附余

其他同样精彩,等你来爱

上一章 下一章

  (一)其肉∶十月以后、正月以前食之,续五脏不足气,助阴道,益精髓,不可停息。〔嘉〕

  (二)粪∶和天雄、干姜为丸,令阴强。〔嘉〕

  (三)脑∶涂冻疮。〔嘉〕

  (四)卵白∶和天雄末、菟丝子末为丸,空心酒下五丸。主男子阴痿不起,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除疝瘕,决痈肿,续五脏气。〔证〕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食疗专著,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品名下,注明药性(温、平、寒、冷),不载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单方,间或论及形态、修治、产地等。首载菠薐、胡荽、莙荙、鳜鱼等食蔬。尤以动物脏器疗法与藻菌类食疗作用之记载引人注目。所录食疗经验多切实际,药物来源广泛,充分顾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区性,为唐代较系统全面之食疗专著。原书早佚,敦煌曾有残卷出土,近代有辑佚本。

0条评论